恢复周训练对马拉松备赛的重要性及生理作用|含第17周夏训课表
2025-10-09
点击☝ 蓝字,关注慧跑
经历了2025 慧跑夏训第16周“提升乳酸阈值能力、强化长距离耐力、全面储备专项体能” 的课表后,需要安排一周的恢复周训练。
恢复是马拉松备赛训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,对运动表现的提升起着“幕后支撑”的核心作用。
从生理层面看,高强度或大负荷的马拉松训练会引发肌肉纤维微损伤、肌糖原等能量物质耗竭,同时导致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疲劳。
而恢复过程能启动“超量恢复”机制:一方面,肌肉损伤得到修复,甚至在修复后变得更加强壮;另一方面,能量储备(如肌糖原)得以补充甚至超越训练前水平;此外,神经系统的疲劳也会通过休息、营养补充等方式缓解,使神经-肌肉调控效率提升。
只有保障充分且科学的恢复,才能让训练刺激有效转化为运动能力的提升,避免过度训练引发的伤病或状态下滑,为后续更高强度的训练或比赛筑牢身体与机能基础。
夏训第17周作为恢复周,核心目标是在第16周高强度专项训练后,通过“降低训练负荷、维持核心能力、促进身体修复”,让跑者从疲劳中恢复,同时保留训练惯性,为后续训练周期蓄力。课表在跑量、强度上进行了科学调整,具体设计逻辑如下:
1、跑休+力量训练(周一9.22、周四9.25):
延续“跑休日强化力量”的思路,既给跑步系统充分休息时间,又通过仰卧举腿、臀桥、半蹲起等动作,强化核心、下肢等关键肌群力量与稳定性。力量训练本身也是“低冲击恢复性训练”,能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代谢废物排出,辅助身体恢复,同时维持肌肉力量的训练适应性。
2、恢复跑(周二9.23、周六9.27):
恢复跑以60%MP的低强度进行,核心作用是维持跑步节奏与肌肉记忆,同时通过温和的有氧运动促进恢复——低强度下血液循环更侧重“修复供给”,能输送更多营养物质到疲劳肌肉,加速疲劳消除。与第16周相比,恢复跑的时长或强度均有所降低,更贴合“恢复优先”的需求。
3、有氧跑(周三9.24):
80%MP的有氧跑属于“基础耐力区间”,100分钟的时长相较于第16周周三的110分钟有所缩短,既保留了“夯实有氧基础、提升脂肪供能比例”的训练目的,又通过减少负荷降低身体压力,让心肺与肌肉在“低压力有氧刺激”中维持能力、同步恢复。
4、乳酸阈值区间“低负荷应激维持生理适应”刺激(周五9.26):
相较于第16周周五“20分钟×2次”的阈值间歇,本周缩短为“25分钟或6公里(取最先达到)单次”的106%MP刺激。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“刺激乳酸阈值、提升乳酸耐受能力”的训练目的,又通过缩短高强度时长,降低了神经与肌肉的疲劳累积,属于“轻量版阈值训练”,助力能力维持与恢复的平衡。
5、长距离跑(周日9.28):长距离跑是马拉松备赛的核心训练之一,本周将配速从第16周的90%MP下调至85%MP,时长/距离也相应缩短(120分钟或26公里,对比第16周150分钟或32公里)。这种调整让长距离跑从“高强度专项强化”转向“恢复性长距离耐力维持”,既能保持对长距离的适应度,又能让身体在相对温和的负荷下,逐步修复第16周长距离带来的疲劳,同时积累耐力储备。
整体而言,第17周恢复周课表通过“降量、调强、保核心”的策略,实现了“恢复身体机能+维持训练能力”的双重目标,让跑者在充分修复的同时,不至于因完全停训丢失前期训练成果,为后续训练周期的能力提升做好准备。
此课表适用于全马目标230~500的跑者,目标是11月2日以后参赛的选手,在此之前参赛的选手,请提前两周进入减量训练周。可参考慧跑赛前两周,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减量?
无论你是追求突破PB的精英跑者,还是渴望顺利完赛的大众跑者,都能通过这套课表,在最大摄氧量和比赛配速上得到针对性提升,为全马之战做好充分准备。跟着课表科学训练,全马赛道上的精彩表现将水到渠成。
全马5小时~2小时半主要完赛时间段对应的训练配速表
五、马拉松训练配速的精准把控
如何个性化确定马拉松配速(MP)通常几个途径:
第一,训练有素的跑者采用上半年最快马拉松比赛配速;
持续关注慧跑,有机会获得与之合作的热门马拉松直通媒体名额!-全文结束-